⒈ 一切安排妥当。
例事就绪,射政东归。——归有光《跋唐道虔答友人问疾书》
诸事就绪。
英be in order;
⒈ 谓从事其本业。
引《诗·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郑玄 笺:“绪,业也……女(汝)三农之事皆就其业。”
后用指安排妥当,有了条理。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批答》:“二年于兹,百度惟正,事既就绪,民亦小康。”
《明史·历志一》:“臣等纂辑新法,渐次就绪。”
何香凝 《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那时(一九〇五年)酝酿正式成立同盟会的工作已经相当就绪。”
⒈ 事情已安排妥当,初具规模。
引《诗经·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文明小史·第六〇回》:「看看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那几位,诸事业已就绪了。」
近停当
1.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先后在学校室外司令台和大礼堂内正式演出。
2. 在每次坐蓐前,项目成员应该在准备就绪表上签名确认各职能部门准备的形态。
3.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演出开始了。
4. 只要准备就绪,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
5. 开幕式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都就绪了。
6. 等准备就绪,便可直捣匪徒老巢。
7. 工作人员到位,准备工作就绪。
8.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直捣这帮匪徒的老巢。
9. 你的地区讲习会节目有哪些方面已经就绪?
10. 投票当日,选务人员一大早便到投开票所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