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英Buddhist monk;
⒈ 梵语在古西域语中的不确切的音译。为 印度 对亲教师的通称。在 中国 则常指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有时也指女僧。参阅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释氏要览上·师资》。
引《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和尚神通,儻发吾谋,明日来者,当先除之。”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尼讳‘师姑’,呼为‘女和尚’。”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院君 王氏,夜梦一瞽目和尚,走入房中,喫了一惊。”
丁玲 《母亲》一:“后来二老爷又出门了,音信都没有,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
⒈ 弟子对师父的尊称。为胡语的音译,意译亲教师、依学、近诵等。在中国寺院,一般只用来称呼寺院的住持比丘、或年高德劭的比丘。但民间也以和尚泛称男性的出家人。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
近梵衲 头陀 沙门 僧人
英语Buddhist monk
德语Bhikkhu (S, Sprachw), Buddhistischer Mönch (Eig, Buddh)
法语moine bouddhiste, bonze
1. 布袋和尚笑嘻嘻地把布袋放下,叉手而立。
2. 因为这两年庙里的和尚经常在庙门外的空地搭棚施斋,马皇后在每次降香之余,也进行扶危济困的施舍活动。
3. 这间寺庙常有和尚来挂单。
4.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我们到这石磨坊死等便是了。
5. 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他的坐像现在供奉在奈良唐招提寺。
6. 为了偿还过去做饱腹和尚时犯下的罪过,这五百次轮回他都在饥饿和抢夺食物中渡过。
7. 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问遭受了刀砍锯断的惩罚。
8. 别抱怨了!我们也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9. 我只是分毫不染,自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喽!
10. 出家人不要学人家深谋远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