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得以申理。
⒉ 谓有理;占理。
⒈ 得以申理。
引《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数日之内, 蔡州 有一奇事,是我得理之时也。”
⒉ 谓有理;占理。
例如:得理不让人。
⒈ 所持的理由受到支持,而得以伸张。
引《书经·吕刑》唐·孔颖达·正义:「由典狱之官,其无不以有中正之心,听狱之两辞,弃虚从实,实者得理,虚者受刑。」
1. 此人舌锋甚利,往往得理不饶人。
2. 待人要敦厚,多些宽恕与包容,切莫得理不饶人。
3. 她这话一说出来,倒是她贤惠大方,而程熹微就是得理不饶人的蛮横之人一般。
4. 这个人真不识好歹,你越谦让他,他就越是得理不饶人。
5. 我看他是得理不饶人,才会如此盛气凌人地责骂对方。
6. 你先别怪我得理不饶人,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事情是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处理?
7. 爸妈不知为我们花费了几多心血,我们要懂得理解他们的辛苦啊!
8. 看到是一个不上眼的傻小子,他理都懒得理。
9. 对于宪法的“过时论”也拿不出像样的论据,显得理屈辞穷。
10. 他随便编了个理由,说得理不直气不壮的藉口,教人无法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