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
例我常常朗读那首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琅琅上口的诗句,就是“瓜田李下”这条成语的来源。
英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
⒈ 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因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北齐书·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白公夜闻歌者》:“然 鄂州 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 唐 人不讥也。”
亦省作“瓜李”。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躬为梟獍,则漏网遗名。跡涉瓜李,乃拟指显録。”
唐 白居易 《杂感》诗:“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天雨花》第十八回:“嫌生瓜李全不避,至使风波平地生。”
⒈ 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条。
引《北史·卷四七·袁翻传》:「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1. 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经理从不单独与女同事出游。
2. 他是真心诚意在帮助寡嫂的,你们真不应该瓜田李下乱怀疑。
3. 他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所以警方认为他难脱瓜田李下之嫌。
4. 考试时东张西望,就难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5. 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传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