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弹冠的意思

tán guān

弹冠

拼音tán guān
注音ㄊㄢˊ ㄍㄨㄢ
繁体彈冠

词语解释

弹冠[ tán guān ]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⒋  指为官。

引证解释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唐 襄阳 孟浩然,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⒋  指为官。参见“弹冠相庆”。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国语辞典

弹冠[ tán guān ]

⒈  弹除帽子上的灰尘。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⒉  整理帽冠。语出比喻准备出仕做官。

《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用弹冠造句子

    1.  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

    2.  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流们弹冠相庆。

    3.  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4.  胆汁取尽之前,总要弹冠相庆来日无多。

    5.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6.  明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