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贫苦读书人的穷困、窘态。
例寒酸气。
英(of a poor scholar in the old days) miserable and shabby;
⒈ 形容贫窘,不体面。
引唐 杜荀鹤 《秋日怀九华旧居》诗:“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 今日财发身发,肌肤充悦,容采光泽,絶无向来枯瘠之容,寒酸之气。”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章:“周祺 看得出来,那些地主婆娘和地主媳妇,故意装着一副寒酸相给人看。”
⒉ 称穷苦的读书人。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寒酸忽地上金堦,立看许多渗瀨。”
清 朱锡 《幽梦续影》:“王寅叔 云,黄白是市井家物,风月是寒酸家物。”
⒈ 形容寒士的穷态或畏缩等不大方的姿态。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见赵琮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一个不轻薄他的。」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只管目前享用勾了,寒酸见识,晓得甚么?」
反阔绰 豪华
英语wretched, poverty-stricken, unpresentable (for clothing, gifts etc)
德语ärmlich (S)
法语misérable, pitoyable
1. 先生一生俭朴,尽管有人讥笑他寒酸,他也毫不理会。
2. 他穿着一件破旧上衣,显得有些寒酸。
3. 他决定多找几个人充场面,以免会场过于寒酸冷清。
4. 别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只有他过得越来越寒酸。
5. 好友来访,虽然只能做些家常小菜招待,但满满盛情,丝毫不觉得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