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用花彩装饰的灯。
英festive lantern;
⒉ 南方普遍流传的民间歌舞。
⒈ 用花彩装饰的灯。常特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至十五这一晚上, 贾母 便在大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掛各色花灯。”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吱嘍嘍两扇大门开放,前面花灯鼓乐一队队进去。”
陈毅 《元夜抵胡家坪》诗:“点点花灯当户照,齐占胜利在今年。”
⒈ 各种彩饰的灯。多指元宵节所悬挂供人欣赏各式的灯饰。
引《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摧。」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院内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札成,精致非常。」
⒉ 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参见「花灯戏」条。
1. 商贩们则个个笑脸相迎,热情洋溢的对路人们吹捧自家的花灯。
2. 元宵节的灯会上,五光十色的花灯交相辉映。
3. 今年的台北灯会除了展示花灯外,还有许多相关的庆祝活动,十分热闹。
4. 那些独具匠心的花灯,把各种动物形状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5. 每年上元,爸妈都会带我们到灯会现场看花灯猜灯谜。
6. 元宵之夜,五一大楼门前悬挂的两盏熊猫花灯相映成趣。
7. 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是民间的古老习俗。
8. 每年元宵节前后,本地庙宇总会展出各式各样的花灯。
9. 这座花灯外型新颖而有创意,足见设计者颇花心思。
10. 元宵节灯会五彩缤纷的花灯,让过节的气氛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