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过问或参与其事。
例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周执森从来没有这样大胆地干预过总指挥的事情。——黎汝清《万山红遍》
英intervene;
⒉ 关涉;关系。
例并无干预。
大抵为己之学,于他人无一豪(同毫)干预。——宋·朱熹《朱子全书·为学之方》
英correlate;
⒊ 好管闲事,过问与他毫无关系的事情。
例作为财政大臣,查理无权干预政治事务。
英meddle;
⒈ 亦作“干与”。亦作“干豫”。
⒉ 过问或参预(其事)。
引《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
《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众冤痛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车驾南巡,未到 宛,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县。”
《晋书·王衍传》:“衍 妻 郭氏 ……好干预人事, 衍 患之而不能禁。”
宋 司马光 《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国有大政,庙堂之上,谋议素熟,方略已定,而復以踈贱之人,狂愚之议,干与其间,罪之大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侯国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不得干与。”
巴金 《怀念萧珊》一:“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⒊ 关涉;关系。
引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无闻焉。”
《朱子全书》卷一:“大抵为己之学,於他人无一毫干预。”
明 李贽 《唐责梅传》:“孰知数千里之外,无干与之人,不用请求而遂以孝烈传其事也。”
⒈ 干涉、参预、过问。也作「干与」、「干豫」。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干预国政。」
《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权,虽父母亦不能干预的。」
⒉ 牵涉、关系。
引《朱子全书·卷一·学一·总论为学之方》:「大抵为己之学,于他人无一豪干预。」
英语to meddle, to intervene, intervention
德语Intervention (S), einschreiten, intervenieren (V), sich in etw einmischen, in etw eingreifen (V)
法语intervenir, se mêler, s"ingérer dans, s"immiscer dans
1. 苏联新的不干预政策,使得东欧各国得以通过和平手段对内进行政权改革。
2. 干预行动如何能获得手握否决权的安理会五强的首肯?
3. 大多数政府利用外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阻止本国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4. 这里的自然没有受到任何人为干预。
5. 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有必要发展职业心理卫生的健康干预。
6. 流亡政府及右翼党派支持美国对缅甸的干预,但是他们希望施加压力进行改革。
7. 针对产妇中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从护理心理学角度提出干预和预防的措施。
8. 目的了解货柜车司机艾滋病知识水平,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
9. 财政当局决定为安定现在急剧变动的外汇市场实施干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