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辄:就,总是。咎:罪过。一有举动就常常得罪或受到责备。
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唐·韩愈《进学解》
英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 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⒈ 谓做事往往获罪或受到责怪。咎,罪过,过失。
引唐 韩愈 《进学解》:“跋前躓后,动輒得咎。”
宋 俞文豹 《吹剑外录》:“今 伊川、晦菴 二先生,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弘,学非不粹,而动輒得咎,何也?”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七:“过了这样久心惊肉跳的生活,动辄得咎,他的神经极度衰弱了。”
⒈ 一有举动就会犯过,受到责难。指人处境困难,极易遭到罪责。
引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镜花缘·第七八回》:「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近跋前踬后
1. 公司的主管*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
2. 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
3. 她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
4. 如果你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
5. 他在原单位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动辄得咎,于是提出调职的要求。
6. 他性情粗暴,常令属下有伴君如伴虎,动辄得咎的感觉。
7. 小明的父母感情不和,常拿小孩当出气筒,因此他经常活在动辄得咎的恐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