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人。
例奉承话。
英flatter; toady;
⒈ 承受;遵行。
引《左传·昭公七年》:“婴齐 受命於 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
《汉书·晁错传》:“愚臣何足以识陛下之高明而奉承之。”
宋 曾巩 《兵部尚书制》:“究宣朕意,使吏能奉承。”
⒉ 继承。
引《后汉书·袁安传》:“陛下奉承洪业,大开疆宇。”
宋 曾巩 《为人后议》:“不能割弃私爱,节之以礼,故失所以奉承正统,尊无二上之意也。”
⒊ 侍奉。
引《墨子·兼爱下》:“奉承亲戚,提挈妻子。”
《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宋 黄庭坚 《留王郎》诗:“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老鴇又説:‘我儿,用心奉承,不要怠慢他。’”
⒋ 奉祀;祭祀。
引《汉书·霍光传》:“孝武皇帝 曾孙 病已 ……可以嗣 孝昭皇帝 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 曰:‘夫国者前王之国,孤力弱势劣,不能遵守社稷,奉承宗庙。’”
宋 叶适 《宝婺观记》:“然而禬禳每效,福嘏频集,邦人奉承,无敢不肃。”
⒌ 逢迎,阿谀。
引《金史·世宗纪中》:“儿辈尚幼,若奉承太过,使侈心滋大,卒难节抑,此不可长。”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此时 刘八太尉 在贵妃面上,巴不得奉承 贾似道。”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李御史 今早又参奏 平安州 奉承京官,迎合上司,虐害百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五:“徐义德 没理会 梅佐贤 的奉承,他焦急地想早一点了解党和政府的意图。”
⒍ 奉送,馈赠。
引《西游记》第九八回:“三藏 无物奉承,即命 沙僧 取出紫金鉢盂,双手奉上。”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若过往客宦,偶然银子缺少,在下就肯奉承。”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陈大郎 也年年往他州外府,觅些奇珍异物奉承。”
⒈ 承受的敬词。
引《左传·昭公七年》:「奉承以来,弗敢失陨。」
⒉ 谄媚讨好他人。
引《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况且崔宁一路买酒买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时,就隐恶而扬善了。」
《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
近讨好 趋奉 谄媚 谄谀 阿谀
反讽刺 奚落 挖苦
英语to fawn on, to flatter, to ingratiate oneself, flattery
法语flatter
1. 托马斯因为不奉承他的顶头上司而被降职。
2. 听了几句奉承话,他不禁有些飘飘然。
3. 如今那种靠阿谀奉承谋取官职的终南捷径已行不通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堵塞了那条邪路。
4. 这种小人就是会找机会去奉承董事长讨便宜。
5. 他这个人最喜欢说奉承话,让大家很反感。
6. 他原本十分庸碌,可是因为善于奉承,便得到某些人的欢心。
7. 小王唯唯诺诺奉承长官的行事态度,令人不敢苟同。
8. 别看她表面上给那位老兄奉承拍马,实际上却一点也看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