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恢复邦国。
⒉ 谓被逐的诸侯归复君位。
⒊ 指失去爵土的王侯恢复其爵土。
⒈ 恢复邦国。
引《史记·乐毅列传》:“中山 復国,至 赵武灵王 时復灭 中山。”
清 管同 《楚昭王论》:“外无宗族託於强邻,内则以班处宫,诛屠已尽,虽有 包胥、钟建 诸臣,将谁辅以復国?”
⒉ 谓被逐的诸侯归复君位。
引《左传·襄公十四年》:“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復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子推,晋 之人也。 文公 有内难,去国之 狄,子推 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 文公 復国,忽忘 子推。”
⒊ 指失去爵土的王侯恢复其爵土。 《后汉书·张纯传》:“高祖父 安世,宣帝 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 富平侯 ……遭值篡伪,多亡爵土, 纯 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
引建武 初,先来诣闕,故得復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郑世子让国》:“厚烷 以諫 世宗 玄修錮高墙, 穆宗 放还,復国加禄,至今上辛卯始薨。”
⒈ 使衰亡的国家复兴。
例如:「复国建国是这一代中国人的责任。」
1. 复辟事件后,北方政府段祺瑞不肯恢复国会。
2. 王郁琦应积极推动恢复国统纲领与国统会。
3. 句践忍辱苟活是为了要完成复国的大业。
4. 亡国的少康,不断的惕励自己,最后终于雪耻复国,复兴了夏朝。
5. 越王句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雪耻复国。
6. 犹太复国主义政府和美国没有掌握核武库的能力.
7. 秦朝末年,六国遗民陈胜、吴广等纷纷举义以抗秦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