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比:到处,处处。形容遍地都是。
例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红楼梦》
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明·陶宗仪《辍耕录》
英ubiquitou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⒈ 到处都是;到处都有。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故阀閲之家多尊道德而浅功利,据案谈经,比比皆是。”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误增不字例》:“古书简奥,文义难明,后人不晓,率臆增益,致失其真,比比皆是。”
⒈ 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元·陶宗仪也作「比比皆然」、「比肩皆是」。
引《南村辍耕录·卷六·丧师衰经》:「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
《红楼梦·第二回》:「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
近触目皆是
反凤毛麟角
英语can be found everywhere
法语(expr. idiom.) il en est partout ainsi, c"est partout la même chose
1. 在60年代的冲浪热潮中这种充满喧嚣的例子比比皆是。
2. 像他这种擅长电脑打字的人才比比皆是,有什么好骄傲的?
3. 近年来,高大的建筑比比皆是。
4. 它占地290公顷,亭台楼阁和回廊小桥比比皆是。
5. 啃老族月光族屡见不鲜道德滑坡食品安全比比皆是。
6. 历史上奸臣构陷忠良的故事,比比皆是。
7. 这种样式的产品比比皆是,你不必急于买下,货比三家不吃亏呢!
8.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我们县已是遍地开花,比比皆是。
9. 笑话、笑料的题材,比比皆是,可以汇编成专集。
10. 这个人的语文能力太差,写起文章来,不但词句有欠顺畅,而且错别字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