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助词,用在句末,跟“就是了”相同。
例如有差池, 由我担当便了。
⒈ 汉 王褒 有一僮仆名 便了。见 汉 王褒 《僮约》。后遂以“便了”为奴仆的代称。
引宋 杨万里 《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 淮 上,致奠於枢使。”
清 顾炎武 《出郭》诗:“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⒉ 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决定、允诺的语气。
引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若有差迟,连着小官坐罪便了。”
《水浒传》第三八回:“你休去,只央酒保去回几尾来便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既是如此,就此修书便了。”
⒈ 语末助词。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意。
引《水浒传·第五九回》:「宿太尉道:『不争你将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须连累下官。』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小衙内云:『这百姓每刁泼,拏那金锤来打他娘。』百姓云:『老爷不要打,我每再添上些便了。』」
1. 王选先生首创了汉字的电脑排版系统,方便了出版排印工作。
2. 现在汽车多了,进城更方便了。
3. 奶奶的腿脚已不似以前那么灵便了。
4. 这几年你发福多了,如今确实是心宽体胖,大腹便便了。
5. 遥控照明方便了卧床不起的人。
6. 从房间走到阳台的时候变得方便了。
7. 社区里新近开设一家购物中心,大家购买日用品更加方便了。
8. 办理出海边防证方便了,公安边防。
9. 以便了解保安族人手指指毛的分布情况,为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
10. 他细问根由,以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