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英Chang"an;
⒈ 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⒉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引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⒈ 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为周朝镐京(在西南)、秦朝咸阳(在东)、汉朝长安(在西北)的故地。清朝与咸宁同城,为陕西省治,并为西安府治。民国废府,仍为陕西省治。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稻、玉米和棉花等。名胜古迹有纪念唐朝诗人杜甫的杜公祠、华严宗发源地的华严寺、安葬唐高僧玄奘的兴教寺等。
⒉ 泛指京师。
引唐·李白〈金陵〉诗三首之一:「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1. 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2. 长安居大不易,这里好手如云,要想取胜决非易事。
3. 与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城相比,钱塘自然算不了什么。
4. 笔者在长安细柳采访时,正碰上花卉养植大户给大棚里的马蹄莲茎部注色。
5. 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
6. 护卫首长安全地过了铁路封锁线。
7. 这是唐初四杰之一卢照邻长篇七古巨作《长安古意》,开篇就描写了长安城繁华的景象。
8. 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蚤浣帝京尘。
9. 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10. 长安的地理位置优异,因而成为中国很多朝代的京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