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志士的意思

zhì shì

志士

拼音zhì shì
注音ㄓˋ ㄕˋ

词语解释

志士[ zhì shì ]

⒈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引证解释

⒈  有远大志向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
唐 雍裕之 《早蝉》诗:“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元 刘詵 《送范主一宪郎》诗:“庸夫老邱里,志士轻山川。”
丁西林 《妙峰山》第四幕:“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

国语辞典

志士[ zhì shì ]

⒈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用志士造句子

    1.  每当社会动荡之时,各能人志士皆能风云感会,有所作为。

    2.  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前仆后继地奋斗着。

    3.  革命志士宁死不屈,这无异于向敌人宣告:吾膝如铁,革命意志不是可征服的。

    4.  十三太保刘士玉接过话茬:王庄主真乃仁人志士,是我们学习的凯模。

    5.  爱国志士们毁家纾难的精神,深深地鼓舞着人民的斗志。

    6.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7.  满清末年时,爱国志士眼见国事迍邅,纷纷起而革命。

    8.  清末,革命志士感到亡国灭种的惨祸迫在眉睫,故奋起革命。

    9.  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多少仁人志士慷慨就义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