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主持公道。
例仗义直言。
英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⒉ 重义气;守信用。
例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英be loyal (to friends);
⒈ 主持正义。
引《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唐 李德裕 《荐处士李源表》:“自 天寳 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苟免。”
《明史·程启充传》:“帝曰:‘ 守仁 一闻 宸濠 变,仗义兴兵,戡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
⒉ 谓讲义气。
引沈从文 《泥涂》:“这个人做事真是特别仗义热心!”
⒈ 凭义理行事。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
1. 古典小说里的大侠,都有仗义扶弱的风范。
2. 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3. 他经常仗义执言,为民发声,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
4. 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5. 在恶势力面前,他常常仗义执言。
6. 一笔一画饱含情义;仗义直言追求真理。
7. 他为人热心,经常仗义疏财,扶助贫弱。
8. 他富有正义感,经常仗义直言,扶助弱小。
9. 任侠是“抱不平负气仗义”之意,这也是推测。
10. 他一向轻财仗义,家中经常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