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指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例林中万籁俱寂。
英a great depth of stillness; all fretful stirrings of the world now hush; all in quiet and still;
⒈ 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
引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籟俱寂。”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八月六日》:“我在墓前默立了数分钟,万籁俱寂,诚适宜于善尽其生职者的安眠了。”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寂。”
⒈ 万物无声,一片寂静。也作「万籁无声」。
引《聊斋志异·卷一·山魈》:「辗转移时,万籁俱寂。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当夜万籁俱寂,月色初上。」
近阒寂无声 鸦雀无声
反甚嚣尘上 声澈云霄 人声鼎沸
1. 在这万籁俱寂的月夜,我独自一人来到花园赏花。
2.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他的窗口还亮着灯光。
3. 夜晚万籁俱寂时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吓得我汗毛直竖。
4. 这夜万籁俱寂,即使桂花落下的声音似乎也可以听到。
5. 万籁俱寂,大地已沉睡,七星山影在月色中更显孤傲。
6. 万籁俱寂,只听到病床上母亲微弱的呼吸声。
7. 山泉在万籁俱寂的幽谷中蜿蜒行走,犹如水之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