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
例一位坦率评论家的直言不讳的评论。
英frank;
⒈ 同“直言无讳”。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九哥,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你要这宗东西,也不必等到你二百岁后。”
清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天下容有直言不讳而不能办事之人,断无文过饰非而不至僨事之人。”
梁斌 《红旗谱》五二:“严知孝 说:‘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
⒈ 直述其事,无所避讳。也作「正言不讳」。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直言不讳责备他。」
近心直口快 毋庸讳言
反半吞半吐 旁敲侧击 讳莫如深 闪烁其词 隐晦曲折
1. 有人直言不讳地说我没有花头。
2. 你可以直言不讳地指责我,没什么。
3. 软骨头多谀辞,媚骨只会花说柳说,直言不讳需铮铮铁骨。
4. 在警察掌握证据,犯人不得不直言不讳的说出事实真相。
5. 我直言不讳地说吧,我觉得你对我房子的粉刷做的很烂。
6. 表哥平时说话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
7. 妈妈做事和说话都是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