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独行貌。
⒉ 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
⒊ 小步慢行貌。
⒈ 独行貌。
引《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
毛 传:“踽踽,无所亲也。”
宋 司马光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之一:“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见一人,有时背着手,有时叉着腰,独行踽踽,来去踯躅。”
⒉ 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
引宋 黄庭坚 《放言》之一:“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诗:“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⒊ 小步慢行貌。
引《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赵王 ﹞揖 信陵君 就西阶, 信陵君 谦让不敢当客,踽踽然细步循东阶而上。”
殷夫 《给某君》诗:“漫着暮气凝烟的黄昏中,我们同踽踽于崎岖的街头。”
⒈ 孤单行走的样子。
引《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德语einsam und allein (Adj)
1. 那位老人拘拘缩缩,踽踽而行,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2. 试着加入社交圈子吧,老这样踽踽独行,要闷出病来的。
3. 深秋的夜里,祥子在大街上踽踽独行。
4. 在雾中踽踽而行,自有一番情趣。
5. 在寒风凛冽的街道上,只见他一人踽踽独行。
6. 三清殿旁的穿花小径上,一位身着紫袍玉带的白发老者正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