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喜悦而满足貌。
⒈ 喜悦而满足貌。
引《列子·黄帝》:“黄帝 既寤,怡然自得。”
唐 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今西成有岁,东户无为。野老清谈,怡然自得;田家浊酒,乐以忘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张洁 《沉重的翅膀》十三:“紧张工作了一天后所引起的劳顿,自有一番怡然自得的乐趣。”
⒈ 欣悦自得的样子。也作「怡然自乐」、「怡然自足」、「怡然自娱」、「怡然自悦」。
引《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谈赏,以舒平生之志。」
《红楼梦·第三四回》:「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近悠然自得
反局促不安 惘然若失
英语happy and content (idiom)
法语(expr. idiom.) heureux et satisfait
1. 海上渡船真是怡然自得呀。
2. 老翁稳坐钓鱼台,斜风细雨,怡然自得。
3. 他的职位虽然低下,生活艰苦,却能坚守岗位,怡然自得。
4. 生活虽然清苦,林老师怡然自得。
5.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正是他怡然自得的遁世生活最佳写照。
6. 这种耕读的生活虽苦,他却怡然自得。
7. 爷爷神态悠闲地品着香茶,怡然自得。
8. 在山修行者,即使三餐淡饭清茶,仍怡然自得。
9. 他们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国度。
10. 他虽然身居斗室,但每日与书为伴,倒也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