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烟瘴的意思

yān zhàng

烟瘴

拼音yān zhàng
注音一ㄢ ㄓㄤˋ
繁体煙瘴

词语解释

烟瘴[ yān zhàng ]

⒈  瘴气。

言不闻蛮景烟瘴,芦水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三国志平话》

miasma;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烟瘴”。亦作“烟障”。

⒉  瘴气。深山丛林间蒸发出来的湿热雾气,人触之辄病疟。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唐介 前因言 文彦博,远窜 广西 烟瘴之地,赖陛下仁恕哀怜,移置 湖南,得存性命。”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 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障地面永远充军。”
《三国志平话》卷下:“不闻蛮景烟瘴, 瀘水 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

⒊  烟瘴地面。旧指西南边远地区。古代常作为发配重犯之所。

《明史·刑法志一》:“充军者, 明 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
《清史稿·刑法志二》:“清 初裁撤边卫,而仍沿充军之名……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

国语辞典

烟瘴[ yān zhàng ]

⒈  瘴厉之气。我国西南边疆诸地山林中多瘴气。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⒉  古代将重犯发配边地充军的刑罚。

《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明之充军,义主实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

用烟瘴造句子

    1.  乌贼车满街跑,都市空气当然会乌烟瘴气。

    2.  把高门山那些乌烟瘴气的玩意一古脑儿丢掉,真痛快。

    3.  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死无二,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4.  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天无日,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5.  这家茶馆既有抽大烟的,又有吸旱烟的,人人吞云吐雾,弄得乌烟瘴气。

    6.  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