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英merciful;
⒈ 原为佛教语。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悲悯。
引《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慈悲之要,全生为重。”
唐 王维 《鷰子龛禅师》诗:“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
《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尼师曰:‘出家人以慈悲方便为本,此分内事,不必虑也。’ 素香 拜谢。”
巴金 《家》二六:“太太,请你发点慈悲,可怜可怜我罢。”
⒈ 佛教用语。慈指给予众生安乐;悲指拔除众生的痛苦。后俗讹为慈爱、悲悯的同义词。
引《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红楼梦·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
反残酷 残忍
⒉ 北平方言。指了断、解决。
英语mercy
德语Mitleid; Erbarmen; Barmherzigkeit; Mildtätigkeit (S)
法语bienfaisance, compassion
1. 多数的宗教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教导世人互助互爱。
2. 东郭先生对狼大发慈悲,险些丧了性命。
3. 那位实业家因没有慈悲心而被众人所知。
4. 内心常怀宽容慈悲,就不会随便动气。
5. 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6. 他们不会向劳动人民发慈悲的。
7. 她怀着一颗慈悲心,悲怜天下众生。
8. 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不能发慈悲的。
9. 他的父亲是一位悬壶济世、胸怀慈悲的好医生。
10. 如果有一艘名叫般若的船,我愿奋力划动那名叫慈悲的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