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完全无知。
英be utterly ignorant of; be all Greek to one;
⒈ 《吕氏春秋·过理》:“杀 比干 而视其心,不适也。
引孔子 闻之曰:‘其窍通,则 比干 不死矣。’”
高诱 注:“紂 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 比干,故 孔子 言其一窍通则 比干 不见杀也。”
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 元 张国宝 《罗李郎》第一折:“阿,这老爹一窍也不通。”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这 萧颖士 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清 李渔 《意中缘·露丑》:“这等看起来,画画的事,是一窍不通的了。”
茅盾 《子夜》六:“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 双桥镇 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
⒈ 一个心窍不通。语本句下汉·高诱·注:「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引《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数多了,自难免鱼龙混杂,贤愚不分,尽有中文一窍不通,借著游学到海外玩耍的。」
近一无所知
反游刃有余 无所不知
1. 我们老董固执得一窍不通,要说服他得多费唇舌。
2. 隔行如隔山,对做买卖我真是一窍不通.
3. 他只是个读书人,对作生意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4. 我对数学真是一窍不通,怎么学都学不会。
5. 他对这行一窍不通,是个道地的二五八。
6. 他生来就是个读书做学问的材料,而对生意场上的种种手段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7. 他固执到一窍不通,简直劝不了他。
8. 他对做家事一窍不通,连用电锅煮饭都不会。
9. 你问我电脑,我是赶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你还是去找专家帮忙吧。
10. 现代人对法律常识不能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