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刺史的意思

cì shǐ

刺史

拼音cì shǐ
注音ㄘˋ ㄕˇ

词语解释

刺史[ cì shǐ ]

⒈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feudal provincial or prefectural governo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 成帝 改称州牧, 哀帝 时复称刺史。 魏 晋 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 隋炀帝、唐玄宗 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 宋 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 元 明 废名, 清 仅用为知州之别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餘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録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隋以后刺史》:“汉 之刺史犹今之巡按御史; 魏 晋 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 隋 以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 直隶 知州也。”

国语辞典

刺史[ cì shǐ ]

⒈  职官名。古代司地方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清时为知州的尊称。

英语provincial governor (old)​

法语gouverneur provincial (arch.)​

用刺史造句子

    1.  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2.  契丹使瀛州刺史刘延祚遗乐寿监军王峦书,请举城内附。

    3.  破家县令,灭门刺史,我等小民如何跟官宦人家相争!

    4.  荆州刺史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交通要道,据险固守。

    5.  那么就以尚书省的名义给青州刺史隽不疑发一个饬令,让他将手中恶材官和骑士全部调动起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