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看不出才高、位高及有价值的人。
例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
英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mount Tai-shan; entertain angel unawares;
⒈ 喻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常用作向对方赔礼道歉,自责礼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话。
引《水浒传》第二三回:“那大汉听得是 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説道:‘小人有眼不识 泰山 !一时冒凟兄长,望乞恕罪。’”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匡超人 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説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 泰山 !’”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二先生 拉着 老武 激动地说:‘好恩人哩!呃,真是有眼不识 泰山 呀!’”
⒈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权贵者。
引《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1. 哎哟!表哥大叫一声原来是一只有眼不识泰山的调皮大虾夹住了他的手。
2. 张飞跑到机器人面前哭丧着脸说: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得罪了!
3. 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4. 他有眼不识泰山,竟把县长错当成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