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主体的意思

zhǔ tǐ

主体

拼音zhǔ tǐ
注音ㄓㄨˇ ㄊ一ˇ
繁体主體
反义客体

词语解释

主体[ zhǔ tǐ ]

⒈  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⒉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subject;

⒊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⒈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⒉  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⒊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⒋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主体[ zhǔ tǐ ]

⒈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客体

⒉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⒊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用主体造句子

    1.  强化其他市场主体的作用,转变政府唱独角戏的观念,对股市噪声进行共同治理。

    2.  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不是最后陈述权的主体

    3.  科学知识之普遍性来源于科学共同体的共通性,而后者又基于科学家之间的主体间性。

    4.  上述盖被能够开闭地支承在上述主体上。

    5.  静物写生中,常以素色背景烘衬主体的色泽。

    6.  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建模式,对开发中国家深具参考价值。

    7.  蜂巢中有大量工蜂,是蜂群运作的主体

    8.  其他大英国协会员国有些是共和国有些有自己的君主体系。

    9.  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聘任国家公务员的适格主体,于法无据。

    10.  天津市宝德包装有限公司,是以天津市农垦集团总公司为投资主体的股份公司。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