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词典

总督的意思

zǒng dū

总督

拼音zǒng dū
注音ㄗㄨㄥˇ ㄉㄨ
繁体總督

词语解释

总督[ zǒng dū ]

⒈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总督胡宗宪。——《明史》

governor;

⒉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

加拿大总督。

governor-general;

⒊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

viceroy;

引证解释

⒈  总管督率。

《汉书·叙传下》:“昭宣 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传》:“未之镇,而 隋 师济 江,猛 总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纪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

⒉  南北朝 统兵将领之通称。

《南史·萧摩诃传》:“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
《北史·李平传》:“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总督之任。”

⒊  官名。 明 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成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⒋  宗主国驻在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在 英联邦 内 英 王任命的自治领最高级官员也叫总督。

国语辞典

总督[ zǒng dū ]

⒈  管理监督。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国演义·第五回》:「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⒉  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

⒊  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

用总督造句子

    1.  听父亲说今年六月份总督瑞麟给自己过生日就没过痛快,先是收到美国领事转交的一份署名‘除暴安良护国佑民大将军’的揭帖,帖子上把总督给臭骂了一顿。

    2.  警政署也设有一个总督察和一个内务司调查警察不端行为的投诉。

    3.  上议院议员是被辅弼拣选出来,而被总督委任.

    4.  城里有人发现了白月骑士,马上报告了总督,说白月骑士正在同唐吉诃德说话。

    5.  讯问了总督宫售票处的姑娘。

    6.  他被认命为一大片区域的总督

    7.  我在那令人崇敬的温斯洛普总督的床边呆了大半夜,尽拙技之能为他减轻痛苦。

    8.  “两湖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

    9.  漕运总督兼巡抚杨一鹏是王应熊的座师,巡按吴振缨是温体仁的亲家。

    10.  吴三桂的爹娶了少傅左总督祖大寿的妹妹,祖大寿娶了吴三桂的姑姑。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