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直言对答。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⒈ 直言对答。 《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輒諮问之。
引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⒉ 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
⒈ 一种对偶。用两两相对的词语反映同类的事物或概念,其意义相同。如张载的〈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为正对,皆言思念故乡。
⒉ 直接面对。
例如:「这栋建筑物,正对著公园。」
1. 他正对电视游乐器发热呢!
2. 这碗茶淡淡的,正对你的口味。
3. 在正对门的角上有一高脚的盘景,朴素稚拙。
4. 她的头刚好与厨房的矮凳齐高,目光正对着鲳鱼已经没有焦距的瞳孔。
5. 只是平射炮只能瞄准正对大门的方位**,目标不够多,付排长正琢磨着把它弄上房顶炸鬼子的密集人群和火力点。
6. 我们正对这些博客的点击率进行大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