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
英budget;
⒉ 事先计算。
英a budgetary;
⒈ 预先计算;事先估计。
引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今陛下申令大臣,先虑预算,思报积耻,规恢祖业,盖欲改弱以就强矣。”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福 笑曰:‘吾已预算定了。’遂密密分拨已毕。”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六:“他们大概预算我此时刚可上船,所以直接打这个电报到船上来慰问。”
⒉ 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计划。有时也称个人或家庭的收支预计。
引叶圣陶 《城中》:“我们有预算,学生缴的费恰抵平时的开支。”
王西彦 《夜宴》三:“他必须作两人的预算;而且,还应该是蜜月旅行呢。”
魏巍 《壮行集·做新型的知识分子(二)》:“在一九五五年的国家预算里,这项经费的支出,要比国民党过去同项支出的最高年份多二十八倍。”
⒈ 事先计算。
例如:「这原是预算不到的事情。」
⒉ 个人或机关团体,对某一定期间内收入支出数字所作的预计方案。
1. 这样的大手笔,是否需要列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代表的审议?
2. 核准的变换请求还可能改削方针、项目打点打算、轨范、费用或预算,或改削进度表。
3. 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4. 公司即将在近期提出下个会计年度的预算。
5. 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的预算级次不变.
6. 香港新任财政司司长香港人期望他在本年度预算中宣布削减税收。
7. 当预算缩减开始较劲儿的时候,他们还会坚持他们的原则吗?
8. 行政院会通过下一个年度预算,岁出岁入总金额高达新台币一兆四千多亿。
9. 口袋中的钱紧巴巴的,就连以往互赠礼物也已不再列入预算,那太奢侈了。
10. 预算中对各项支出皆有定额,不可随意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