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
英as soon as;
⒈ 一种经书。
引《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
唐 李白 《悲歌行》:“惠施 不肯千万乘, 卜式 未必穷一经。”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清 戴名世 《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
⒉ 犹言贯通。
引《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赵 无 齐、楚,齐、楚 无 燕、赵 也。”
张守节 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
⒊ 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
⒋ 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⒈ 一种经书。
引《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⒉ 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
引《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1. 工程弊案一经新闻媒体报导,大家都拭目以待,想知道政府会怎样处理。
2. 他因为受伤无法承担家计的事件一经报导,社会各界纷纷给予援助。
3. 这项丑闻一经媒体揭布,举世譁然。
4. 奥萨玛本拉登被海葬的消息一经传出,穆斯林学者们很快变批评了这一被他们认为有违伊斯兰律法的行为并表示这有可能成为号召报复打击美属目标的信号。
5. 这件贿选案一经媒体披露,舆论譁然。
6. 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
7. 这一经验很好,值得各地参照仿行。
8. 规章制度一经订立,不应成为一纸虚文.
9. 本店货物,一经出门,概不退换。
10. 赔偿申请一经核准,赔偿金额将会以支票形式支付予保单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