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指共同赴敌者。
⒈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引《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⒉ 指共同赴敌者。
引朱德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⒈ 语出比喻一致对付仇敌。
引《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1. 看到敌人令人发指的暴行后,激起了大家薄海同仇的愤慨心理。
2. 知道对方公司如此不讲理后,同仁无不同仇敌忾,发誓一定要用业绩打垮对方。
3. 唯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才能把国家保卫得安如泰山。
4. 国家处境艰危,大家必须同仇敌忾,共渡难关。
5. 心中不断回想着那些一起在金三角,与幽狼一队敌忾同仇的热血日子。
6. 将士们热血滔滔、同仇敌忾,这场战争必胜无疑。
7. 如今大敌当前,全国同胞要同仇敌忾,奋战到底。
8. 狼牙山五壮士同仇敌忾的打击日本*子。
9. 在战场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对付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