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血留在物体上的痕迹。
英bloodstain;
⒈ 见“血迹”。亦作“血跡”。血在物体上留下的痕迹。
引《水浒传》第四五回:“老子摸得起来,摸了两手血跡。”
《镜花缘》第二一回:“带着许多怪兽,浑身血跡,攛了进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没有一点点声音,不留一星星血迹地把一口猪杀了。”
⒈ 血液滴落或沾附于各种物体上的痕迹。通常可据以侦断刑案。
引《三国演义·第二〇回》:「微露素绢,隐见血迹。」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便有个把好事的人盘问他起来,口里含糊,满牙关多是血迹。」
近血印
1. 她强忍着泪,从袖笼中拿出一方素白绢子,轻轻地为我压住手腕上渗出的斑驳血迹。
2. 看见孙儿滚得满脸泥巴,额角上还有被人打伤的血迹,老人不禁连连叹息。
3. 他的黑色头发已经理短了,但是没有什么能掩盖住他嘴唇上已经干了的血迹。
4. 他们埋葬好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