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
⒈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
引《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1. 我们走过一小段草丛密集的地方,那里有几棵看似枸橘的植物,但是这并不是我所知道的枸橘。
2. 学海浩瀚,我所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3. 我仰望这片全市富豪集结地的别墅群,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住进去,过着我所向往的生活。
4. 每当我思想祂为我所受的一切痛苦而我不慨然回应时,我灵就搅扰不安。
5. 告他的人站着告他。所告的,并没有我所逆料的那等恶事。
6. 一个个我所驻立过的,亦或是我所耳熟能详的服务器名剽掠眼前。
7. 我想把我所有的心绪和感情渗透到艺术中,有时我把自己看作是情感的翻译官。
8. 祝福今晚我所有有入围金钟奖的朋友们。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 这种噪音已经超过我所能忍受的下限了。
10. 我所在的公司举行销售竞争,我的朋友夺得了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