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
⒉ 谓同在一体。
⒊ 同在一地。
⒈ 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
引《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逸周书·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释:“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⒉ 谓同在一体。
引《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天殊其数,虽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则并质不能共其休。”
刘孝标 注:“耳之与目,同在於身,而苦乐有殊,不能相救。”
⒊ 同在一地。
引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⒈ 志向相同。
引《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宋·范成大〈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诗:「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⒉ 同在一处。
引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1. 三藏十二部,大致说来,不过是用来应众生不同根机以对治众生烦恼无明习气权设的不同方便法门而已。
2. 朱厚泽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启立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3. 按照下面相同方式,合成滤波的次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