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
例你倘若有困难,我定设法相助。
英if; in case; provided that; in the event of;
⒈ 假如,倘或。
引唐 牛僧孺 《玄怪录·顾总》:“君昔 汉 公卿, 未央 冠群贤。倘若念平生,览此同愴然。”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倘若索战,俺两个死不打紧,着人知道呵,不坏了阿妈的名声!”
《红楼梦》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的亲人来,只怕有混账人冒名领出去。”
鲁迅 《书信集·致颜黎民》:“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⒈ 表示假设语气的连接词,即如果、假使。
引《红楼梦·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帐人顶名冒出去。」
《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倘若他们一个个都讲起平等来,不听我的节制,这差使还能当吗?」
近倘使 假使 假如 如果
英语provided that, supposing that, if
德语angenommen, für den Fall
法语si, supposé que
1. 倘若家里来了客人,就会让他们大饱口福吧。
2. 倘若你心情怨恨地娘这葡萄酒,那么怨恨的毒液就会滴进酒里。
3. 诳言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倘若你的诳言被拆穿,你将失去你的诚信.
4. 倘若没有梅花那雪中傲立的骨气,那冬日只剩下了无生机的白色。
5. 倘若领导同志能够把握二条,我想还是可以洞察其奸的。
6. 相反的,倘若嫡母能生育自己的孩子,庶子的家庭地位则较低落。
7. 倘若汽机车驾驶人彼此互不相让,就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或车祸。
8. 倘若不是这几天服食野味药酒之后内力大增,恐怕此时还要与这厮缠斗数招。
9. 倘若电荒不断扩大,对我们的工业经济甚至是社会的稳定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10. 倘若你们转去丢弃我指示你们的律例诫命,去事奉敬拜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