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英people"s words;
⒈ 别人的评议。
引《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 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
⒉ 人的言语。
引唐 储光羲 《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
⒊ 砒霜的别名。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⒈ 人说话,表示意见。
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将用。」
⒉ 时人的评论。
引《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⒊ 砒石。因砒石出于信州,人言盖暗射信字。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〇·金石部·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德语Volk (S)
1. 习惯随声附和别人言论,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2. 即然知道人言可畏,你最好谨言慎行,别落人口实。
3. “人言为信”,每个人都应该严肃地履行自己的诺言。
4. 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5. 这位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言语诙谐,深获观众喜爱。
6. 爷爷深明人言可畏的道理,所以做事一向十分小心,不给别人留下任何话柄。
7. 公布选举名单后,会场里人言啧啧。
8. 这人言语之间,颇具架式,恐怕大有来头。
9. 此人言行大相矛盾,实在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