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弊害的所在。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
英abuse;
⒈ 弊病产生的原因。
引宋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扶疎,往往切当。”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以上三者,实为 中国 弊端之端,病源之源,所有千疮百孔、万秽亿腥,皆其子孙也。”
⒉ 弊病。
引明 唐顺之 《答符松岩郡守》:“若此法立得有下落,则自此以后,兴徭作赋,设备追胥,不知省却几多气力,絶却几多弊端。”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又须防同行密约,凡投票之价,预加若干,同沾餘利。种种弊端,不胜枚举。”
⒈ 产生弊害的漏洞。也作「弊窦」。
引《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严饰里胥》:「如前种种弊端,牢不可破。」
近弊病 毛病 流弊 缺点
英语malpractice, abuse, corrupt practice
德语Mangel (Wirtsch)
法语abus, inconvénient
1. 各单位敷衍塞责的弊端若不革除,行政效率如何提升?
2. 管辖权的划分必须相当严整,否则将导致法令无法贯彻的弊端。
3. 这个企划案不够完善,以致实行时弊端百出。
4. 处士横议对士人精神、社会变动有过积极影响,也存在弊端。
5. 将工程投标过程透明化,可以避免围标的弊端。
6. 这件工程的弊端,主要是官员的徇私贪污所致。
7. 新任的总经理要大家指出公司经营的弊端,他绝不会讳疾忌医。
8.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许。
9.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缺席判决制度规定的过于粗疏,弊端较多.
10. 此次选举的选务工作,一定要禁绝作票弊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