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借用。不需要;不凭借。确实;真的。
⒈ 不借用。
引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 不假盖於 子夏,护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子之家六经毕备,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注:“不假借。”
⒉ 不需要;不凭藉。
引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宋 司马光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诗:“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崖盐》:“其巖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鲁迅 《华盖集·补白一》:“但不以实力为根本的民气,结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灵盖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弃当作得胜。”
⒊ 确实;真的。
⒈ 不须借助。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⒉ 不需要。
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1. 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2. 北韩怪胎*裁者金正日的军队也不假辞色,随后追加回敬了几颗短程飞弹。
3. 你竟敢违反规定,不假外出,还不上前领罚!
4. 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5. 人家说一见锺情真不假,这两人才对看了一眼,早已魂飞魄散,各飞到对方身上去了。
6. 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7. 他为人倨傲,个性乖僻,对别人从不假以颜色。
8. 他不假思索,很甘脆的答应帮忙。
9. 这个大诗人常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令人赞叹的优美诗句,果然名不虚传。
10. 听到河里有人在呼救,救生员不假思索地就跳下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