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订婚之礼。
英bride-price;
⒉ 古代诸侯间相互聘问之礼。
英present;
⒈ 古代诸侯间相互聘问之礼。
引《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国语·周语中》“遂假道於 陈,以聘於楚” 三国 吴 韦昭 注:“是时,天子微弱,故以诸侯相聘之礼假道也。聘礼,若过国至于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庙也。”
⒉ 订婚之礼。亦指订婚时所备的财礼。
引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璋之 下钱五万以为聘礼。”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若还果是年姪,自然没有做亲之理。既然如此,只得把聘礼还他。”
沈从文 《阿金》:“这婚事 阿金 原是预备今晚上就定规的。抱兜里的钱票一束,就为的是预备下定钱作聘礼用的东西。”
任德耀 《马兰花》第一幕:“这真是咱们姑娘的聘礼。”
⒈ 诸侯遣卿大夫往他国相问之礼。
引《仪礼·聘礼》:「聘礼,君与卿图事。」
《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⒉ 定亲的礼物。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朝奉拿出聘礼,娶下了,就在此间成了亲。」
《儒林外史·第一〇回》:「呈上回书并白银五百两,以为聘礼之用。」
1. 陈先生一早就准备好聘礼,前往女方家下聘。
2. 除了聘书,还有一份聘礼。
3. 可贵周通折箭为誓退了聘礼后,真个五年里再未登门搅扰,真大丈夫。
4. 他还给了现金的聘礼,他岳母用来为他们买了地毡和毛毯。
5. 聘礼送去后,哥哥就算订婚了。
6. 最后她认同了雄蛛的求偶仪式,接受了他的聘礼。
7. 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就是一生的迁就与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