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北方和南方。
英north and south;
⒉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英from north to south;
⒈ 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引《史记·天官书》:“亢 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 南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魏文帝 出 广陵,望 大江” 裴松之 注引 张勃 《吴录》:“是冬, 魏文帝 至 广陵,临 江 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檮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璣尽海山。”
⒉ 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引《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
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秦 为 阿房殿,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⒊ 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引唐 韦应物 《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苏轼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⒋ 指“南学”与“北学”。详“南北学”。
引《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⒌ 计谋。指本领。
引《西游记》第四一回:“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⒍ 明 代俗称男子汉。
引明 苏祐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
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⒈ 南边与北边。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东西胶葛,南北峥嵘。」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⒉ 从南到北。指距离而言。
例如:「这区域南北长有十公里。」
⒊ 道理。
引《金瓶梅·第六九回》:「你老人家早出来就说句话,恁有南北的话儿,俺每也不恁急的要不的。」
⒋ (歇后语)不是东西。既是南北当然就不是东西。而不是东西本为讥讽他人的言语,借用为骂人的话。
例如:「你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个南北──不是东西。」
⒌ 男子。
引明·方以志《通雅·卷一九·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英语north and south, north to south
德语Nordsüd (S, Geo)
法语le nord et le sud, du nord au sud
1. 想当年他所带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大江南北。
2. 但是从西晋到南北朝,户分九品之制已经定型化。
3. 纵贯铁路是台湾南北交通的干线。
4. 京戏集后世南北诸多大戏流派之所长,集大成,区区戏曲雏形的南戏难以望其项背。
5. 今天庙会的民俗表演,节目应有尽有,可说是南北大会串。
6. 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
7.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8. 独秀先生是一个东西南北到处为家的人,自然也是抱着“到处青山能埋骨”。
9. 台北市迪化街是着名的南北货批货中心。
10. 台湾的南北货业者通常会到迪化街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