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布制的袋子。
⒉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⒈ 布制的袋子。
引《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⒉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一说作“布代”。参见“布代”。
引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
⒈ 用布制成的袋子。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只见壁上挂著一个包裹,他提下来一看,乃是布袋密扎,且又沉重。」
⒉ 招赘的女婿。宋·朱翌也作「补代」、「赘婿」。
引《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婿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婿谓之布袋?』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
⒊ 乡镇名。参见「布袋镇」条。
英语pouch, sack, bag, Budai (the Laughing Buddha), Budai or Putai town in Chiayi county 嘉義縣|嘉义县[Jia1 yi4 xian4], west Taiwan
1. 歌仔戏和布袋戏虽然都是地方戏曲代表,但其表演方式其实是各有千秋的。
2. 他抖动布袋,以使灰尘掉落。
3. 布袋和尚笑嘻嘻地把布袋放下,叉手而立。
4. 在大布棚里,小孩子挤着争看戏台上搬演的布袋戏。
5. 皮影戏、布袋戏等都是属于偶戏。
6. 布袋戏老师傅开班授艺,吸引了不少有兴趣的年轻人报名参加学习。
7. 布袋和尚立即将那布袋抡起在肩,扛起继续赶路。
8. 他常背着一个帆布袋,到处去旅行。
9. 布袋莲滋蔓快速,阻碍了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