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先秦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重视“名”(概念)和“实”(事)的关系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
英the School of Logicians;
⒉ 在某种学术或技能方面有特殊贡献的著名人物。
英famous expert;
⒊ 名门。
英influencial family;
⒈ 战国 时诸子百家之一。以正名辨义为主,主要代表为 邓析、惠施、公孙龙 等。 《庄子·天下》有名家辩辞的记录。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
《汉书·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於礼官。”
梁启超 《论诸家之派别》:“名家言起於 郑 之 邓析,而 宋 之 惠施 及 赵 之 公孙龙 大昌之。”
⒉ 犹名门。
引《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甘茂 之孙 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晋 陆机 《吴趋行》:“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自其皇祖以尚书郎有声 太宗 时,遂为名家。”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
⒊ 谓有专长而自成一家。
引《汉书·艺文志》:“汉 兴有 齐 鲁 之説。传《齐论》者……惟 王阳 名家。”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惟君之先,以儒学名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安定提研制》:“《研谱》称 唐 人最重 端溪 石,每得一佳石,必梳而为数板,用精铁为周郭。 青州 人作此,至有名家者,歷代宝□。”
清 任泰学 《质疑·经义》:“传之解经,注之解传,各自名家,其实未必尽得。”
⒋ 指有专长的著名人物。
引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大家名家之目,前古无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
冰心 《晚晴集·空巢》:“请名家写一篇书评比登天还难。”
⒈ 以专门学问著名。
引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贾景伯父子、许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颍子严者,虽浅近亦复名家。」
⒉ 名门。
引《文选·陆机·吴趋行》:「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⒊ 古代九流十家之一,为战国时的学派,其说在循名责实,而结果流为诡辩。始于邓析、尹文,其后有惠施、公孙龙等。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英语School of Logician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0 BC), also called the School of Names, renowned expert, master (of an art or craft)
德语Schule der Namen
法语personne titulaire d"une distinction académique, expert illustre
1. 他非常喜欢魏晋名家真蹟丛帖。
2. 一名家臣脸色大变,来到我们这里。
3. 这家画廊经常展示名家的画作。
4. 组委会邀请您届时率队拨冗出席竞赛,并邀您参加心意拳的名家表演。
5. 起居室里张挂的书画都是名家的手笔。
6. 这几幅出自名家手笔的画作,都是得来不易的珍品。
7. 这些人无一莫不是当今武林中的刀法名家,在武神密笈之前却变得如此卑贱可怜。
8. 他的小说语言精妙绝伦,意境超凡入圣,不愧为名家大作!
9. “不少报头并非名人名家亲笔题写,而是从他们的墨迹中精选拼集而成。
10. 这首词写得极为哀怨动人,不愧出自名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