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见“河朔饮”。
⒈ 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
引《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传:“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众,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 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四》:“河 朔 淮 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
⒉ 见“河朔饮”。
⒈ 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
引《书经·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1. 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2. 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
3. 对中央威权的依赖是河朔藩镇进奉的内在原因,其进奉有定期岁贡和临时进献两种形式。
4. 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5. 一个是互为奥援的河朔三镇,一个是飞扬跋扈的淮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