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黄钟毁弃”。
⒈ 比喻贤才不用。见“黄钟毁弃”。
引《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朱熹 集注:“黄钟,谓钟之律中黄钟者,器极大而声最閎也。瓦釜,无声之物。雷鸣,谓妖怪而作声如雷鸣也。”
亦作“黄鐘长弃”、“黄鐘毁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餘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鐘长弃奈何!’”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噫,鼠辈鴟张,其若是哉。黄鐘毁弃,瓦缶雷鸣,蠢兹么么,毒害乃尔!”
亦省称“黄鐘毁”。 郭沫若 《蜩螗集·咏史》:“雷鸣瓦釜黄鐘毁,做到黄鐘愿亦偿。”
⒈ 可用以校正音律的乐器却遭到毁坏抛弃。语出后比喻贤才不被重用。也作「黄钟长弃」。
引《楚辞·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例如:「在位者若是亲小人,远贤才,鼠辈猖狂而黄钟毁弃,怎么能有所作为呢?」
1. 你把下放劳动比作黄钟毁弃,未免太离谱了吧!
2. 用人唯才唯德,必不致发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情事。
3. 你这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用人作法,员工哪能心服呢?
4. 正是因为今日是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们才要发出正义之声来振聋发聩。
5. 人民有话不能言,言者无责可自负。其结果必然成为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