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经常支出的费用。
例节约经费。
英funds;
⒈ 旧指国家经常费用。
引《史记·平準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
司马贞 索隐:“不领入天子之常税,为一年之费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乙丑,停盐铁使进献,旧盐铁钱物,悉入正库,一助经费。”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⒉ 今亦指经办事业支出的费用。
引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印的时候,我想用较好的纸,另印一百本,自备经费。”
⒈ 经常的费用。
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不领于天下之经费。」
《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免京畿、河南青苗税,减宫禁经费。」
⒉ 办事的费用。
引《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祖宗置内藏库贮经费余财。」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
1. 这次活动因经费不够而被迫取消。
2. 学校的经费开支有一定的限制,这笔费用不能报销。
3. 为了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政府决定拨出大笔经费建造停车场。
4. 政府预计发行国债,以筹措建设经费。
5.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省财政厅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专项行动开展。
6. 经评估,这个企划案的花项金额不低,需编列更多经费来因应。
7. 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节省人事经费支出,是现代工业界赖以发展及赚钱的利器。
8. 中央党部之下的财务委员会是负责党务经费的专责机关。
9. 这间疗养院正面临经费缺乏、人手不足的困境,情况堪虑。
10. 董事会决定,拨交一笔经费作为员工生育的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