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姿态和风度。
例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后汉书·冯异传》
注意你的举止。
察其举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英bearing; manner; mien;
⒈ 举足。按,今本《左传·桓公十三年》作“举趾”。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左传·桓公十三年》:“莫嚣必败,举止高,心不固矣。”
颜师古 注:“止,足也。”
⒉ 行动;举动。
引晋 陶潜 《闲情赋》:“神仪嫵媚,举止详妍。”
唐 孟郊 《酒德》诗:“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清 侯方域 《马伶传》:“三年日侍 崑山 相国於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他便躲坐在屋角,静默的领略我们太太举止言笑的一切。”
⒈ 言语行动。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举止外像,一些不差,就是神色里边,有些微不像处。」
近行动
1. 她自小家教严格,因此言行举止都很得宜。
2. 她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3. 他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大家举止的风范。
4. 那小孩举止粗野,气质不佳。
5. 他不学无术,举止粗野,老是惹人生厌。
6. 她的举止高贵优雅,穿戴得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7. 看看这一举止明摆着他神经错乱,我简直忍不住掉下泪来。
8. 此人举止高雅,想必出身于书香世家。
9. 他虽然努力假装成毫不在意,但举止间依然流露出一股关切之情。
10. 女孩子的举止要端庄,怎可穿着不伦不类的衣服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