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时谓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进入试场。
⒉ 谓观众进入戏剧、电影、比赛等的演出或表演场所。
⒈ 古时谓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进入试场。
引《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你没的往省下进场,京里会试,你也都叫娘跟着你罢?”
清 李文藻 《琉璃厂书肆记》:“遇廷试,进场之具,如试笔、卷帒、墨壶、镇纸、弓棚、叠褥,备列焉。”
⒉ 谓观众进入戏剧、电影、比赛等的演出或表演场所。
引沙陆墟 《魂断梨园》第四回:“三星舞台平时用的竹筹,每根筹一角钱,观众进场,检票员便把竹筹收掉了。”
⒈ 科举时代称进入试场参加考试为「进场」。
⒉ 入场。
例如:「大家循序进场。」
1. 4、参会费用会前支付,转帐企业当天凭银行转帐进帐单进场。
2. 她因为长得娇媚,一进场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3. 近期股市低迷不振,原因复杂多元,不要进场交易。
4. 股市今日大涨,作手趁机进场,获利连翻两番。
5. 参赛者只能穿著胶鞋或钉长不超过6毫米的钝角钉鞋进场。
6. 同学们在礼堂门前排好了队,按次序进场。
7. 股市景气回升,号子里又出现大批进场交易的投资客。
8. 因为有入场限制而没能进场。
9. 看他进场时的轻浮样子,已现败兆。
10. 电影即将开演,许多观众已在门外等候进场。